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投影机 > 应用 > 家庭影院 >

家庭影院投影技术发展历程篇(下)

家庭影院投影技术发展历程篇(下)

IT世界 责任编辑:彭文娟 【转载】 2005年10月12日 15:41 评论

  (二)改进自身技术缺陷,加强市场竞争力度

  加强了家庭专用的技术后,可以说是暂时缓解了商务机型的入侵。不过要想加强市场竞争力度,就必须治标治本,首先自身技术缺陷就必须改进。所以,在2002年下半年至2004年两年之间,LCD与DLP两大阵营都没有忘记要克服自身的技术缺陷。

  首先,德州仪器及DLP投影机生产商在解决彩虹效应的问题上迈进了一大步。第一代DLP投影机的色轮每秒钟旋转60圈,即60Hz或每分钟3600转,也就是说色轮上的红、绿、蓝滤色片,每秒钟各转60次。基于60Hz转速的第一代的色轮,被称作“1X”倍速。在第一代机器之后,第二代DLP产品的色轮转速加倍到了2X,即120Hz或7200转/分钟。转速的加倍使两种颜色之间更换的时间减少了,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减少或消除了色分离的现象。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彩虹现象。到2004年的6段色轮,它们仍然采用120Hz即7200RPM的转速,但由于色轮每转一圈,红、绿、蓝颜色要各变换两次,因此,此项工艺实际上使颜色达到了4X的旋转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色彩的刷新速度,更加减少了可感觉到色分离现象的人数。对于视频产品或家庭影院投影机的大多数用户来说,6段色轮、4X的转速,完全解决了色分离的问题。此外,德州仪器还推出了极致色彩技术(BrilliantColor),它能为单片式DLP前投影机增添更丰富的色彩表现。极致色彩技术具备同时处理六种色彩的能力,超越其它仅能于单一芯片上处理单一颜色的技术;同时,针对在影片及自然风景中常出现的中间色调,该技术更可提升超过50%的亮度,使画面更加逼真、色彩更加丰富。


家庭影院投影技术发展历程篇(下)
“光圈连动”技术

  而LCD阵营针对自身对比度不高的颈瓶,研发了“光圈连动”技术,致使LCD投影机的对比度指标在2004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产品的对比度都超过了1000:1,最高的甚至达到了6000:1。使用该技术的产品包括松下的AE700、AE900,还有对比度高达6000:1的索尼VPL-HS50等等。“光圈连动”技术在光圈结构上,采用将射灯光量低时进行调整的线路,例如AE700,而AE900又再附加了一个可以用60分之一秒的帧面单位,有效地控制送进各液晶片之光量的光圈结构。同时,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层次(灰度)表现能力的伽玛曲线,又还附加了能够逐个场面令其处于最佳状态的动态伽玛技术,从而能够更为鲜明地描绘出纵深黑色色彩浓厚的图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频道热词:LED照明  液晶显示器  液晶电视  
视觉焦点
明基 PB7115
投影机应用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投影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