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为何处境尴尬?
从上面的叙述中,似乎并不能看出裸眼3D技术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前段时间很火的3D小熊,让很多人都以为裸眼3D的造价成本不高,其实实现裸眼3D不仅需要显示设备的不断升级,还需要传输大量饿的数据,没有精密的计算很难实现完美的3D呈现。
手机端的3D小熊
而且在带上3D眼镜还凑合的时候,消费者对裸眼3D还始终抱着“只远观、不亵玩”的态度。日本之前所推出的投影结合人脸打造的舞台裸眼3D技术虽然很酷炫,但是也存在一部分技术上的局限性,比如人脸需要位于投影范围内,并且投影机的投影画面要配合实现舞台效果,就必须人为计算图像变幻的时间,比较局限。并且目前裸眼3D技术应用最多的还是舞台,实用价值并不是很多。
在对视觉体验的追求不断升级的今天,把裸眼3D融入普遍使用的移动设备中是必然发展趋势,不过因为裸眼3D技术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目前看来,裸眼3D还如同鸡肋。去年曾有媒体爆出苹果手机新品支持裸眼3D,然而事实证明只是大众的YY。能够将裸眼3D解救出当下困境的,也许只能从技术入手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