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产品PK传统电子产品
[中关村在线投影机频道原创]很多人家里也许还珍藏着当年的黑白小电视、大三阳收音机,如果再拿出来用着试试,多半还能够正常使用。人也好产品也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时间是经久耐用最好的证明。十几年前的产品虽然不够智能,但是相比现在一年一换代的智能产品,在使用周期上的优势很明显。
不过科技在发展,不得不说,跟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智能电子产品不论是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功能设计上都更迎合用户需求。以手机、平板等便携式智能电子产品为例,多样化的功能设计形成用户高使用率的现状,这也让这类产品多“短命鬼”的劣势更加明显。
智能电子产品的功能多样
为什么智能产品的使用周期更短?很多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都会有这种感觉,刚买时使用起来各种顺畅、拍照效果也很好,但是在用了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后,各种问题便蜂拥而至。除了“被玩坏了”这种存在较多的原因外,智能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以及智能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
2智能产品多“短命”的原因揭秘
● 智能产品多“短命”的原因揭秘
从智能电子新品的发布速度来看,相关产品的平均使用周期在一年左右,实际使用寿命可能会相对长一些,但也不可能长达十年。很多用户把这些问题归咎于电池的续航能力差,以智能手机为例,一天一充电的现象很普遍。不过随着智能电子产品功能的增多,产品硬件的变化也会导致产品耗电量的增加,电池在循环不断的使用中也很容易损耗。
小米智能手机基本需要一天一充电
电池的损耗只是导致智能产品使用寿命短的原因之一,在笔者看来,相关产品研发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是其“短命”的主要原因。智能产品的忠实用户往往希望产品的性能能够不断提升,但更喜欢追求极致的体验感。在不存在价格门槛的基础上,每一件新品的发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原有产品的替代和覆盖。
而且部分智能产品的亮度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机身寿命。现在市场中比较常见智能电子产品除了手机、平板、手提电脑之外,还有智能手表、智能微投等产品。尤其是智能微投产品,由于机身便携小巧,机身内部空间有限,而机身光源亮度越高所散发的热量越多,容易出现热失焦现象,缩减使用寿命。
3锂电池是拯救智能产品的良方?
● 锂电池是拯救智能产品的良方?
锂电池并不稀奇,现在的智能电子产品所用的电池几乎都是锂电池。近日三星宣布将推出一款石墨烯电池,能够将续航能力提升N倍。石墨烯电池是一种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石墨烯具备高导电性、高强度、超轻薄等特性,通过这种材质,锂离子可以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因此石墨烯电池能够将几个小时的充电时间浓缩为几分钟,而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让电池的续航能力开挂。
石墨烯分子结构
这对智能电子产品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过仅仅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是否就能够改变智能电子产品“短命”的现状?这一点恐怕很难说清。对于智能电子产品来说,电池只是维持机身运转的一个可以更换的部件,即使坏了也可以换,并不会直接影响机身的使用寿命。
而且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对用户来说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可以更长时间的使用,如果智能产品的相关配置和硬件还原地踏步的话,“被玩坏”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在笔者看来,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虽然必不可少,但是并不是拯救智能产品的良方。
4改变“命数”需要软硬结合
● 改变“命数”需要软硬结合
跟电池、内部部件等硬件不同,智能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往往更全面更吸引用户的关注,近日Win10的发布便是力证。一款智能产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除了优质的硬件作支撑,还需要能够灵活应用、时刻与用户需求贴合的操作软件。
Win10的发布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软件与硬件结合发展是趋势
未来的应用软件如果可以做到自动添加应用功能,并实时更新到用户所用的智能产品中,用户更换产品的几率也许会减少。在保证硬件质量的同时实现软件的灵活更新和多样化应用,或许会促进智能电子产品实现全智能化。
总结:
智能电子产品的“短命”现象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用户的消费心理导致的。新产品总是挟带新的功能席卷而来,更极致的体验感和并不具备挑战性的价格会让用户喜新厌旧。即使如此,作为消费者中的一员,笔者对智能产品寿命的加长仍然十分期待。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