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财政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2020年5月份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图2-1 《意见》发布图
1.1《意见》解读
理论武装体系
加强政治引领。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予以抵制。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厚植爱国情怀。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打造推广一批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作品,有效利用重大活动、主题党团日等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强化价值引导。组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时代楷模等新时代先进人物走进高校,面向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教学体系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作用。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建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
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医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学会沟通,提升综合素养。
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1.2 建设必要性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资源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着手来实现“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学目的。
数据库的搭建方便师生思政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流程的辅助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等,从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解决教学的痛点问题。
全景思政内容则可以填补实践内容体验的欠缺,并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成果有幂级倍数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同类型、不同维度的资源内容将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分解,引领着教育研究者们进入一个可重构教学的教学模式,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开拓了教学手段的新空间,确立了非现实性的合理化、超越与创新的新平台、新空间。
丰富学生的感知世界。大学生既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生离死别,又没体会过饥寒交迫的困苦生活,所以对书中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不能感同身受,对其英雄事迹难以理解甚至不屑。平台资源库和全景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眼界,突破了认识空间的有限性,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世界。
课堂形式多元化。不同资源类型的思政素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探索,使课堂多元化,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手段。
教育教学的“时尚性”。它以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作品,将信息化完整的应用于教学,创造出高水平、高收益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大大丰富了教育界的研究成果。
1.3 建设途径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切实推进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同步进行。打破党建工作封闭运行,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学生管理相融合,使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开展指明方向。
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大思政资源供给、共享力度,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力度。深挖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党建工作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4 建设目标
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党建学习在内的党史、国史支部学习资源包,不仅服务于党员同时实现对普通高校生思想道德的引领,引导其不断向党靠拢。思政教育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多种维度的思政资源素材,使思政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之中,而是畅享在身边的故事案例、以兴趣为主导的学习以及思想碰撞的探讨中。
1.5 建设思路
通过对“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等维度的分析研发数据库,在保证资源内容导向正确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创新性、便捷性,方便用户快速检索到所需资源。
2 产品服务概述
《思政教育学科资源平台》以“深挖思政教育资源素材,辅助思政课堂教学建设”的理念,深入调研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推进思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智能工具、备课资源与经验做法等角度提供包括:知识图谱、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示范课程、全景游学、专题学习几大版块资源素材。辅助教师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3-1 平台首页
高校思政教育产品服务以“智能工具、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等维度为着力点,汇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关的素材(音视频、热门专题、全景思政等)并与课程教学相融合。通过带领学生学党史、听时政、看思政、游红色基地,打破传统的 “满堂灌”模式真正使思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3 产品服务详情
《思政教育学科资源平台》分别从高校“智能工具、通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价值观培育(德育元素)”几个维度提供资源素材:
智能工具:以知识图谱智能检索为主要功能点梳理思政资源素材,整理高频思政元素以元素表形式服务教师群体。
课程思政:以学科分类将可融入专业课知识点的视频、案例、课件进行梳理,解决专业课思政元素苦苦难寻的痛点。
思政课程:总结思政“金课”特点,提供高校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的资源素材。
价值观培育(德育元素):以思政热点与创新资源为核心,用专题形式提供“四史”学习、中国精神等与个人道德修养相关的德育元素资源。
3.1知识图谱
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用户痛点,延伸出以元素表为形式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Ai知识图谱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结构化重组,打造课程思政备课利器。
3.1.1Ai知识自动化引擎
通过AI知识自动化引擎读取思政教育主要期刊、网站、公众号、书籍并将知识结构化,主动帮老师建立起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联系。
图3-1 Ai知识自动化引擎结构原理
通过Ai知识自动化引擎生成知识图谱,将爱国元素与专业课联系、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将医德医风融入临床医学。点击图谱中关键词弹出融入思政元素的备课参考文档。
图3-2 知识图谱展开
3.1.2 思政元素表
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并调研分析关键思政元素,引入思政元素表概念。将重要且高频的思政关键元素筛选,一键点击思政元素即可展开知识图谱获取备课参考文献。
图3-3 课程思政网页
将相应文档设置为备课参考,点击去备课按钮跳转至配套备课资源实现资源查找与备课。
图3-4 备课参考
3.2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根据13个学科大类、100多个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深挖与专业相关的思政资源素材,以专业课中蕴含的共性与个性思政元素为切入点发掘思政案例,并以视频、课件、案例等形式提供给专业课教师,解决好专业课教师思政元素挖掘难度大以及思政元素融合度差的问题。
图3-2 课程思政网页图(部分)
每个课程思政资源都以关键词进行了分类,关键词以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内容主题以及可融入的专业课为三大方向,辅助专业课教师发觉好课程思政资源。
图3-2 课程思政网页图(部分)
3.3 示范课程
将优秀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示范课资源整合汇集,在示范课下展示课件、教案、视频案例,为用户提供教学参考学习他人优秀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图3-6 示范课
3.4 思政课程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思政课程提供不同章节的视频、PPT课件、文档等多种类型资源,且支持下载浏览。
图3-3 思政课程网页图(部分)
3.5 全景游学
选取与思政课堂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利用全景技术,通过实景360度展示与景区历史、精神文化的结合,让用户在观赏景点的同时获得“精神食粮”,实现线上思政教育实践——“游学之旅”。
图3-5 全景案例:西柏坡(部分)
全景游学包括辛亥革命、建党、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人物楷模等9大模块45个红色基地,在讲解红色文化的同时,结合新时代新形势,融合时代元素,将红色文化记忆融入现代智慧成果之中。
全景模块全景简介
辛亥革命篇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该馆于2005年3月启动建设,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中科院院士彭一刚教授设计,该建筑构思大胆,造型独特,创造性地将象征北洋海军舰船的主体建筑与巍然矗立的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融为一体,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
建党前篇新文化运动纪念馆1915——1919年,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大革命篇国民党“一大”旧址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先生在这座钟楼主持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部署国民革命的伟大事业。
十年内战篇遵义会议纪念馆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抢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秋收起义纪念馆1927年9月9日,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毛泽东等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和实行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 勇反击。
永新三湾改编旧址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铸造了我军的军魂,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我党政治建军的开端。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中央红军取得强渡大渡河战斗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从此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载入史册,蜚声中外。
红军东征纪念馆1936年2月20日正式打响了东渡黄河的战斗,拉开了红军东征的序幕。红军东征历时115天,从战役的决策、战役的准备、战役的发起到战场的指挥,毛泽东都亲临战地组织实施,创造了又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的军事胆略和卓越的指挥艺术。
古田会议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85号,始建于1971年7月,于197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依托建立的集文物收藏、资料研究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专题类革命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总占地面积约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20000余件,三级以上文物藏品2028件,收藏采访资料600多份、图书资料1万余册,馆藏精品文物有第一套红军装、第一份铅印军报。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位于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村部南端,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为两层湘南民居式建筑。展馆内主要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半条被子故事的视频、讲话摘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的场景、半条被子精神的延续,以及沙洲人民传承长征精神,砥砺前行建设幸福沙洲取得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内容。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下辖武昌农讲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起义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五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是风云1927年的重要见证。场馆总占地面积321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81.72平方米,展厅面积10395.44平方米。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抗日战争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无数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
淞沪抗战纪念馆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重大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给了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打破了它三个月击败中国的速梦,打乱了其侵华战略计划,掩护了沿海沿江抗日力量向后方转移,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又称台儿庄大捷、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次巨大胜利。
冉庄地道战遗址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抗战时期,地道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冉庄地道长达16公里,对敌作战157次,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西安事变纪念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百团大战纪念馆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地区,对日军主动开展了一场自抗战以来参战人数最多、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交通总破袭战役,即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胜利,有力地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回击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言论,谱写了中国抗战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章丘第一只抗日武装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纪念馆位于普集街道北三山峪村,纪念馆分为烽火燃起、救亡图存、浴血奋战、精神丰碑、薪火相传等五个部分。场馆内用图片、实物、史料、声像、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生动的再现了章丘儿女奋起抗战、共御外侮的家国情怀。
太原台骀山抗战纪念馆太原台骀山抗战纪念馆位于太原东山迎泽区郝庄镇小山沟村,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4500 平方,地道内长约1.1km,外围长达4.824 km,拥有1608个垛口,被誉为“天下第一碉”。这里的碉堡功能齐全,种类多样,各式碉堡40余座,堪称世界碉堡博物馆。
解放战争篇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中外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战役。
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红都,也是全国红色革命旧址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规格最高的地方。全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遍布全市1区11县,仅市区就有168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党中央在延安时留存的重要旧址。
西柏坡红色景区西柏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辉煌的成就;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渡江战役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2012年11月28日,渡江战役纪念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战略决战胜利后,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
渡江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体现的是水与战舰的主题;馆内陈列有《渡江战役展览》,室内艺术群雕“胜利之师”,纪录片《八百将士忆渡江》;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出文物956件,其中一级文物11件(8套)、二级文物38件(21套)。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渡江战役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党的七大会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北方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把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宣传照金革命史,弘扬革命传统,充分发挥照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特此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修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山脚下,占地1 4000平方米,1998年11月建成开馆。现为福建“全省廉政教育基地”。馆内陈列分为上、下两个展厅以及一个临时展厅。楼上《福建革命史陈列》展出革命文物800多件和历史照片800多幅,反映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福建近现代革命史,重点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福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的光辉历程:楼下展厅陈列了建国以来福建取得的辉煌成就,其中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谷文昌,党的好干部苏新添,解放军战士麦贤得、安业民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模范。改革开放后福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福建人民对未来建设的大胆设想在展厅中都有重点展示。
太原解放纪念馆太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太原东山的牛驼寨。这片土地当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攻守太原的军事要塞,有“太原门户”之称。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力举攻克牛驼寨等东山四大要塞。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从此,推翻了阎锡山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统治。
改革开放篇凤阳大包干纪念馆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凤阳县小岗 18户农民冒着巨大风险,按下了十八颗红手印,首创了农业大包干,实现了“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奋斗崛起篇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竣工。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1515.82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70.6公里,灌区渠道总长4013.6公里,中小型水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奇迹”。
梁家河上个世纪,梁家河村还是一个贫穷的陕北小山村,在60年代末,迎来了北京插队的知青。他们斗志昂扬,带着青春特有的激情,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带领和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陕北小村庄,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北京插队知青,走出了我们新一代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人物楷模篇焦裕禄烈士陵园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很严重,农业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焦裕禄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对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起县委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抗灾自救的斗志,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
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邓稼先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朱德故里景区朱德是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党、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中国人民,指挥人民军队,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邓小平故居“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人民之子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纪念馆以邓小平同志的革命历程为主线展现了一代历史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小平同志辉煌的历史功绩与思想精神。
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建立的纪念馆。纪念性景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由董必武题写馆名的大门楣在前;黄继光扑向敌人枪眼瞬间的雕像跃立在高处;郭沫若题字“凯歌万代”立在像后;邓小平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刻在像下;题字下镶有5幅浮雕反映黄继光生平事迹;浮雕左右双建中朝友谊亭,内悬董必武和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陈列展览区由5个陈列室组成,通过500余件实物、图片、组画和模型详细介绍黄继光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歌颂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的大无畏气概,展示他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和纪念园林。该陵园始建于1949年4月,由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占地19.2万平方米,有塔、堂、馆、亭、墓、廊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9座。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风格为仿古建筑,南北大门与主体建筑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居于一条中轴线上,粟裕、罗炳辉、汉斯·希伯等著名烈士墓和石像亭等建筑物对称布列于东西两侧。
绍兴市鲁迅故居及纪念馆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绍兴市东昌坊口,在鲁迅纪念馆西侧,属清代建筑,在周家新台门的西轴线上。绍兴鲁迅故居含三味书屋和周家老台门,绍兴鲁迅故居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4000平方米。1988年1月13日,绍兴鲁迅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也是党员干部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开馆50多年来,雷锋馆人以“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为己任,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00多万人次,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大“魅力场馆”等荣誉称号。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它是在中共上海市委的直接领导下,于陈云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即2000年6月6日建成开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2005年6月8日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陈云铜像在纪念馆落成,江泽民同志为铜像题词。
董存瑞纪念馆董存瑞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是为纪念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于1954年在清康熙皇帝波洛河屯行宫旧址上修建的。经过几次大规模扩建,现占地9.16万平方米,是全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内有纪念牌楼、烈士纪念碑、董存瑞烈士塑像、烈士墓、纪念馆、碑林等13项主体建筑。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董存瑞烈士陵园入选。
高君宇纪念馆高君宇纪念馆,是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岭底村。纪念馆与故居相依而建,极目远眺,峰岭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晋西北农村建筑,以窑洞为主,青砖灰瓦,依山而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的诞生地及他16岁以前一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表3-1 全景列表
3.6 专题学习
紧贴高校思政教育所需资源内容,以专题形式汇集资源,提供15个主题的专题学习内容。
3.6.1 “四史”学习教育
积极响应教育部迎接建党一百年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在PC端上线“四史”学习、最佳讲述者推选模块,在移动端上线“四史”竞答模块,引导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1) “四史”学习
“四史”学习模块,邀请党史专家以“四史”为主题进行系列直播,提供体系化视频课程、PTT资源、红色全景等辅助高校更好开展“四史“教育。
图3-4-1 “四史”学习网页图(部分)
(2)“四史”竞答
将PC端与移动端结合,从四史竞答→答题检验→练习模式强化知识→专题学习,形成学习闭环路径不断增强“四史”学习效果。
图 3-4-2 “四史”竞答移动端图(部分)
3.6.2 中国精神
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学“党史”的号召,使高校师生充分学习中国道路上的精神谱系,为此本模块精选十大中国精神(红船精神、雷锋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五四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
图3-9 中国精神页面(部分)
从精神解析、精神学习等方面提供相应的 PPT、视频等学习资料,让用户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为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积极的引领作用。
图3-10 中国精神页面(部分)
3.6.3 党建学习
紧跟党建学习具体内容,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站在用户学习的角度提供10个主要模块。将不同学习主题的PPT资源、文本、视频、图片以资源包的形式进行组合,真正实现拿来即用的学习目的。
(1)百年党史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强国的希望。充分运用好百年党史这一鲜活的教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报国之志,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意义重大。
图3-1-1 百年党史模块网页图
(2)两学一做
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学生与老师提供所需的资源素材。
图3-1-2两学一做模块网页图
(3)党建文库
支持不同类型工作的党政公文素材检索:提供关于党支部会务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报告工作等不同场合活动的相关公文素材。
图3-1-3党建文库模块网页图
3.6.4 学习阅读
“阅读学习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遵循习总书记的教导,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追随其读书之路,不断坚持学习,实现“引经用典”的能力。
图3-8 学习阅读页面(部分)
“学习阅读”共包括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书单、引经用典三大类,从视频、书籍、典故学习三个维度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增强使命担当。
北京四维全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3号楼5单元 生产基地:深圳南山区兰光科技大厦B座 展示中心:固安县工业园区北区江山路1号
手机: 尉亮13051383333 张先生18611289150 (微信)QQ:1390949721 E_mail:51659528@163.com QQ: 53976423
公司网址:www.4k720vr.com www.4dPanor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