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指标测试
亮度
亮度
投影机的亮度是指投影机投射出的所有光线总和,单位是流明。要准确理解亮度的含义,还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光学知识。测试的时候,我们使用照度计测试投影屏幕上的平均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线的数量,单位勒克斯。将平均照度乘以画面尺寸,就得出了屏幕上接收到的全部光线——也就是投影机发出的全部光线的数量了。测试的时候我们使用ANSI 9点方法,9点上的照度的平均值就是屏幕的平均照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得到的投影机亮度,和我们人眼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亮度是和照度对应的,也就是照度越高,我们会觉得画面越明亮。然而投影机的亮度还和投影画面的尺寸有关,所以当你看到一台投影机比另一台亮的时候,不能说这台的亮度高,还必须考虑画面尺寸。另一方面,同一台投影机使用不同的画面尺寸,屏幕的明亮程度也会有很大不同,随着投影尺寸增大,画面会越来越暗。
从测试结果看,投影机的亮度比去年又有了显著提高。不到4公斤重的投影机亮度可以达到3000流明,而不足两公斤的投影机竟然也可以得到将近2000流明的亮度,而DLP投影机则成为这种进步的领头羊。德州仪器的DDR DLP芯片组功不可没,而各投影机厂家通过使用更优化的结构设计和散热系统、使用更高功率和更高效的光源系统也是重要原因。2000流明的亮度可以满足大中型会议室的使用需要,使用不大的画面尺寸时,即便保持足以用于文字记录的室内灯光,仍然可以得到较好的画面效果。
亮度不均匀性
亮度不均匀性
投影机的光源就是一个灯泡,而灯泡照亮物体的时候总是中心区域亮,四周暗。投影机内部采用了特殊的光路设计,可以减轻这种亮度不均匀性,但是不能完全消除。测试亮度不均匀性使用和亮度测试相同的9个测试点,不过在角落处增加了4个点,因为这里是很多投影机的薄弱环节。中心9点照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就是中心亮度不均匀性得分,而全部13点照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是角落亮度不均匀性得分。投影机中心区域能够小于1.5,角落小于2.0,就不错了。这比对显示器的要求宽松许多,毕竟是几十甚至百英寸的超大屏幕,存在一些不均匀也是可以忍受的。当然,如果不均匀太明显了,会显著影响画面质量,让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从测试结果看,LCD投影机大多均匀性不错,而很多DLP投影机都表现欠佳。这似乎表明DLP系统存在某种不足,不过NEC LT260K+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这种不足即便真的存在,也是可以克服的。
对比度
对比度
和亮度类似,这也是个充满争议的指标。ANSI方法采用4X4的黑白棋盘格来测试对比度,然而很多厂商都采用全白和全黑屏幕亮度之比来表示对比度。使用这两种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可以超过100%。实际上,用户很少会看到全黑和全白的画面,我们对对比度的感知也往往是通过同一幅画面的反差来感受的,所以ANSI方法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而这两种方法测试结果之间巨大差异的根源其实不在于方法本身——用于LCD显示器测试这两种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是投影机的光路自身的缺陷,导致画面上原本应该漆黑的地方,被从周围明亮区域反射、散射或折射过来的光线点亮,使得对比度不如用全白全黑方时测试的高。
从测试结果看,DLP投影机的对比度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与过去相比,LCD投影机的提高有限。实际上如果采用全黑全白测试,DLP投影机仍然会整体上领先LCD投影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投影机很少在黑暗环境下使用,那么你未必能感受到高对比度的好处。因为环境光线会显著提高画面暗部的亮度,让一些画面细节淹没在环境光线中,实际得到的对比度可能还不到100:1。所以,如果不是专门为了在黑暗环境中使用,并不需要对对比度得分特别关注。
重量
重量是投影机分类的重要依据,它基本上决定了投影机的移动性(便携性)怎样。我们称重量的时候仅仅是投影机的裸机重量,包括光源,但是不包括遥控器和各种电缆。
投影距离
我们以50英寸屏幕为统一规格,看看投影机要得到这样尺寸的画面至少需要距离屏幕多远。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明显缩短投影距离,这样和光学变焦(画面缩放)配合,可以不用多次移动投影机位置,就调整出适当的画面大小。如果投影机经常需要外出携带使用,考虑到使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这样如果能具备广角特性摆放起来会从容一些。
噪音
本次测试增加了对工作噪音的评价。测试的时候我们让投影机至少工作30分钟以上,然后用噪声计在前、后、左、右、上五个方向测试投影机噪音,测试结果是这5个方向的平均。通常,投影机体积较大会有比较充足的空间用于散热,使用较大的风扇尺寸,降低转速,所以噪音会低一些。另外,如果投影机亮度不高,也就不需要高速风扇散热,噪音也就不会太高。对于较小的使用环境,噪音太大会较多的分散听众的注意力,降低演示效果。
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