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测试:SVGA万元投影机
本次测试我们首次引入了对色彩的定量测试。利用《个人电脑》试验室一直用于显示器测试的BM-5色度计,我们得以对投影机的色彩表现进行更细致准确的分析。对于亮度和对比度等指标,我们依然参照业界认可的ANSI标准使用照度计进行测试。而为了测试投影机的工作噪音,我们还使用了噪声计。
亮度:投影机的亮度是指投影机投射出的所有光线总和,单位是流明。要准确理解亮度的含义,还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光学知识。测试的时候,我们使用照度计测试投影屏幕上的平均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线的数量(单位:勒克斯)——将平均照度乘以画面尺寸,就得出了屏幕上接收到的全部光线,也就是投影机发出的全部光线的数量了。测试的时候我们使用ANSI 9点方法,9点上的照度的平均值就是屏幕的平均照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得到的投影机亮度,和我们人眼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亮度是和照度对应的,也就是照度越高,我们会觉得画面越明亮。然而投影机的亮度还和投影画面的尺寸有关,所以当你看到一台投影机比另一台亮的时候,不能说这台的亮度高,还必须考虑画面尺寸。另一方面,同一台投影机使用不同的画面尺寸,屏幕的明亮程度也会有很大不同,随着投影尺寸增大,画面会越来越暗。
必须要提醒的是,不要把我们的亮度测试结果和厂商的标称亮度进行比较。测试方法的不同会对亮度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不同厂商所标称的亮度值之间,以及厂商标称值和我们的测试结果之间均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
从测试结果看,万元投影机的亮度与去年相比又有了显著提高,绝大多数产品的亮度超过了1000流明,有的甚至超过了1500流明,可以满足几十人的中小型场所的使用需要。
亮度不均匀性:投影机的光源就是一个灯泡,而灯泡照亮物体的时候总是中心区域亮,四周暗。投影机内部采用了特殊的光路设计,可以减轻这种亮度不均匀性,但是不能完全消除。测试亮度不均匀性使用和亮度测试相同的9个测试点,不过在角落处增加了4个点,因为这里是很多投影机的薄弱环节。中心9点照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就是中心区域不均匀性得分,而全部13点照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是角落亮度不均匀性得分。不均匀性小于1.2时就不容易察觉了,不过这对投影机显得比较苛刻。一般来说投影机中心区域能够小于1.5就可以接受了。毕竟是几十甚至上百英寸的超大屏幕,存在一些不均匀也不是难以忍受的。当然,如果不均匀太明显了,会显著影响画面质量,让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对比度:和亮度类似,这也是个充满争议的指标。ANSI的方法是采用4X4的黑白棋盘格来测试对比度,然而很多厂商都采用全白和全黑屏幕亮度之比来表示对比度。使用这两种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可以超过100%。实际上,用户很少会看到全黑和全白的画面,我们对对比度的感知也往往是通过同一幅画面的反差来感受的,所以ANSI方法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而这两种方法测试结果之间巨大差异的根源其实不在于方法本身——用于LCD显示器测试这两种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是投影机的光路自身的缺陷,导致画面上原本应该漆黑的地方,被从周围明亮区域反射、散射或折射过来的光线点亮,使得对比度不如用全白全黑方式测试的高。
从测试结果看,DLP投影机的对比度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与过去相比,LCD投影机的提高有限,达到200:1已经很不错了;而DLP产品则都超过了200:1,最高更达到500:1以上,这主要是DLP引擎在对比度上相对于LCD有先天的优势所致。对比度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画面的反差,对比度越高,画面反差越好,立体感越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投影机经常在明亮的环境下使用,那么对比度指标就不必斤斤计较了。因为环境光线会显著提高画面暗部区域的亮度,让一些画面细节淹没在环境光线中,实际得到的对比度可能还不足100:1,高对比度投影机的优势也就无从发挥了。
色彩饱和度:我们使用和测试显示器类似的方法,通过测量RGB三色色度值,可以在色彩空间上绘制出投影机能表现的色彩范围,我们将这一色彩范围和NTSC色彩范围相比较得出的百分比作为色彩饱和度得分。一般来说,Windows以及HDTV设备都符合sRGB规范,sRGB色彩范围大致是71%NTSC,这也是主流的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所能达到的色彩范围。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DLP投影机色彩表现整体上比LCD投影机要逊色一些,主要原因在于绿色饱和度不好,由此也影响了对黄色、青色等混合色的表现。
重量:重量是投影机分类的重要依据,它基本上决定了投影机的移动性(便携性)。我们称重量的时候仅仅是投影机的裸机重量,包括光源,但是不包括遥控器和各种电缆。
投影距离:我们以65英寸屏幕为统一规格,看看投影机要得到这样尺寸的画面至少需要距离屏幕多远。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明显缩短投影距离,这样和光学变焦(画面缩放)配合,可以不用多次移动投影机位置,就调整出适当的画面大小。如果投影机经常需要外出携带使用,考虑到使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如果能具备广角特性摆放起来会从容一些。
噪音:本次测试包含了对工作噪音的评价。测试的时候我们让投影机至少工作30分钟以上,然后用噪声计在前、后、左、右、上、五个方向测试投影机噪音,测试结果是这5个方向的平均。不过要注意的是,同去年的测试不同,我们本次测试时缩短了噪声计和投影机之间的距离以便减小环境噪声的影响,所以测试结果和去年的没有可比性。通常,投影机体积较大会有比较充足的空间用于散热,使用较大的风扇尺寸,降低转速,所以噪音会低一些。另外,如果投影机亮度不高,也就不需要高速风扇散热,噪音也就不会太高。对于较小的使用环境,噪音太大会较多的分散听众的注意力,降低演示效果。
主观评价
除了使用仪器测试,我们还按照惯例对所有投影机的投影效果进行了主观评价。我们使用了一组包含黑色、白色文本、电子表格、Windows桌面、PowerPoint幻灯片的图片,用来考察投影机用于办公应用时的画面质量,测试人员会着重考察清晰度、均匀性、色彩准确性、是否存在重影和拖尾等画质缺陷。而另外一组彩色照片则用来考察投影机用于图像应用时的画面效果,着重考察色彩饱和度、表现力、准确性,和层次过渡、动态范围。另外,我们还使用DVD播放电影来考察投影机的视频表现,包括清晰度、色彩、层次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像以往一样使用DisplayMate专业版通过一些专门的测试图样检查投影机的画质缺陷。
针对本次评测,我们还特地考察了这些SVGA投影机接收XGA分辨率信号时的显示效果。SVGA投影机对XGA信号缩放处理后会产生细节损失,对于文本为主的画面影响较大,所以我们选择的测试图样包含了各种大小的文本。从测试结果看,大部分产品的表现比较相近,在显示小字体时都略有模糊,不是很容易阅读,其中Epson EMP-S3与优派的PJ402D两款产品在这方面的表现稍微占优。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建议用户在进行办公演示时,尽可能将输出信号调整到SVGA标准,这样可以获得最佳的文档显示效果,避免因为投影机的缩放损失影响观众的感受。
我们发现,LCD投影机的色彩表现力仍然整体上占优,它们的色彩饱和而自然。单板DLP投影机使用色轮方式获得色彩,色彩不够鲜艳,不过我们发现DLP投影机的色调往往更中性。而LCD投影机往往色彩整体上会偏红或偏蓝,白色不够纯正,灰阶也容易出现偏色(色彩跟踪不好)。这大概是因为DLP投影机的色彩平衡几乎完全取决于算法,所以比较容易做得更中性。
暗部层次方面DLP投影机也存在一些问题,使用默认的设置,多数投影机无法完全显示4个ANSI黑色方块,通过提高亮度、降低对比度,可以得到改善,但是暗部层次过渡仍然显得有些突然,4方块区别不是很明显。这一点上LCD投影机就大多做得很好,默认状态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暗部层次表现。
虽然色彩和层次有些不足,但是DLP投影机的画面大多显得反差很高,显示Windows桌面这样的大面积纯色画面很干净,杂色少,而且色彩跟踪较好——灰度级变化时不会有色彩的偏移。而不少LCD投影机看上去多少有种脏污感(显示纯色画面会有不规则的纵向条纹),再加上色彩跟踪通常欠佳,灰色的Windows窗口往往会偏蓝或偏红——和很多LCD显示器类似。
视频方面这些万元级产品整体上讲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当然个别产品的表现略逊色一些。让人有些惊讶的是,DLP投影机的视频效果有了进步,BenQ的参测产品在色彩、清晰度等方面都和LCD投影机不相上下。整体上讲,DLP产品的对比度都比较高,画面反差鲜明,但是往往层次变化比较突然,亮部和暗部的层次细节有丢失。LCD投影机的视频质量整体上比较好,尤其是色彩表现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