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投影的一个参数比较好奇,就是投射比。投射比是啥?一般来说,需要标注投射比的都是短焦机型,这项参数由镜头的硬件指标决定,同时对于支持变焦的产品,我们只研究其最大投射比。
1,区分概念——变焦比和投射比
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
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
变焦比=最长焦距/最短焦距
变焦比是指变焦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即数码相机中所说的几倍光学变焦。变焦比是一个比值,只说明镜头变焦范围,不代表镜头变焦水平,更不能代表镜头的性能。
因此,从严谨、科学的角度,对于短焦机型,重要的参考数据应为投射比,而不是变焦比。
2,区分概念——短焦镜头、超短焦镜头
由于计算方便、描述直观,我们一般都以对角线为100英寸画面作为投影机的标准参照尺寸。画面比例为4:3的100英寸画面,宽约为2米,高约为1.5米。
普通投影机的投射比,通常在1.5-1.9之间。当投射比小于1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短焦镜头;而当投射比达到0.6以下,我们通常称之为超短焦镜头。结合前面的概念,换言之,投射比固定的镜头就是定焦镜头。
理论上,非短焦的普通投影机,投射100英寸画面,距离在3米以上;短焦机型,投射距离在2米以内。根据测试经验,现今多数在售机型,普通投影机,实际投射距离在3.1米至3.8米之间;短焦机型,一般实际投射距离在1.8米以内;超短焦机型,在1.1米以内。
反射式短焦应用
3,区分概念——定焦镜头和非定焦镜头
多数短焦机型,都采用定焦镜头。也有小部分短焦机型,镜头不支持大范围变焦,通过轻微变焦,来实现对焦功能,随之轻微变焦环成为了对焦环。
对于投影领域,两种镜头皆并存,其显著区别是:调节对焦环时,定焦镜头的画面不会改变大小,只会改变会聚效果,即我们常说的画面清晰度;而非定焦的短焦机型,调节对焦环的过程中,画面有明显的放大缩小现象。
4,零距离
零距离投影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不需要投射距离。光线通过镜面的反射,变相缩短了投射距离。上图中,光线从镜头中发射,在镜中反射一次,画面呈现在接口的后方,若我们采用正投方式,在方向上,零距离投影机的镜头其实是指向观众的。
零距离机型,必然采用反射式设计。换言之,采用反射式设计的超短焦机型,一定是零距离投影机。
5,垂直超短焦投影
垂直式超短焦,是今年理光推出的最新投影技术。由于我们还未测试此新产品,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详细介绍此技术。
ZOL观点:
短焦投影,符合商教应用的需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综述:
投影镜头,贵是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工程机型,投影镜头是完善应用方案的利器;对于民用机型,短焦技术是商教的最佳选择。
欢迎进入相关论坛进行讨论:(点击进入)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