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的系统建设中,采用PC架构的图像处理控制器
传统方案系统架构:
由此可看到传统的方案中使用矩阵、LED拼接处理器、视频分配等传输设备,使用集中化控制,输入信号通过视频线连接到矩阵或拼接处理器输入板卡,再通过视频线输出到对应显示设备。传统PC架构图像处理器主要由主板、机箱、输入输出图形板卡,所有显示任务及系统都基于一条PCI总线运行处理。这种图像控制器处理能力受限于PCI总线带宽的限制,信号处理显示能力有线,无法达到全部信号动态实时显示的需求。
信号处理有限:PC架构图像处理器由计算机CPU处理能力和PCI带宽资源非常有线,当信号数量较多时,通常难以实时处理,不能满足信号实时处理显示的要求;
信号采集有限:传统架构的图像处理器通常只能采集低带宽的VGA\HDMI信号,当需要采集图像质量更高的8K和网络视频流时,就无法处理。
信号质量差:传统架构的图像处理器采用视频线直接传输,经常需要数模转换,长距离传输时,信号衰减较为严重,同时抗干扰能力弱,信号传输到大屏显示时,会出现噪点等问题。
可扩展性差:在前期设计时,根据屏幕规模和信号源数量定制信号处理板卡的数量与接口类型,所有信号线缆需提前测量布线,如果后期需要接入信号源或其他显示设备,机箱的扩容和布线都十分麻烦,甚至不能扩容。
安全性与稳定性不足: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都由一台处理器集中处理完成,一旦发生软硬件故障,意味着整个系统瘫痪,无法进行图像传输。
功能单一:传统架构的图像处理设备,只能传承图像的传输功能,面对现代化指挥中心的建设,系统更加庞大,需要多地的互联互通,KVM坐席管理等,均无法实现。
2.2协同系统优势
网络化、IP化设计
以网络交换机为核心,只需布置网线,将各种类型的音视频信号进行独立的网络化、数字化编码、传输并进行解码显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方案的信号噪声干扰、远距离传输衰减、信号质量下降等技术难点;分布式、节点化的软硬件设计,使得系统系能和稳定性都大幅提高;
广泛的信号类型接入
支持HDMI、DVI、VGA、SDI等信号类型的接入,几乎涵盖市面所有信号类型
超强的信号处理能力
支持画面整屏、漫游、叠加、开窗等显示模式,可任意缩放、漫游、移动操作,单节点最高可支持3840*2160@60Hz输出,单屏可显示64路画面
人性化的UI界面设计
基于C/S架构设计,信号视频可视化,增加了信号的反馈性,减少了控制的失误率。可实时预览接入系统中的所有视频信号,可开设多个显示终端回显窗口,回显内容和大屏内容同步。大屏布局实时显示,系统采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所有操作基于图形化、触摸拖拽式操作,达到人机交互功能,可采用多点触控的方式,实现对信号窗口的放大、缩小、移动、关闭,在控制的同时可实现所见即所得。系统状态等信息都能及时反馈到控制界面上,使以往复杂的操控变得简单和直观;
协同式构,灵活布置
分散化布置,将节点就近放在信号源和显示端附近,视频线连接;降低布线成本,减少线材焊接失误率,提高图像传输质量。
(6)稳定的系统架构
任一节点的损坏,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更换损坏节点只需一分钟就能完成,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损坏带来的损失;
(7)强大的中控功能
节点自带232、485、IR、IO、弱继电器接口,就近控制受控设备,布线十分简单,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音视频扩声系统、音频扩声系统,远程视频系统,灯光系统,数字会讨系统,环境效果等多方面中的声、光、电进行集中管控。包括图像切换、音量调节、摄像机转动、窗帘升降、灯光亮度等。
打破信息孤岛,资源共享
通过网线连接,所有节点处于一个网内,接入系统的信号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跨部门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扩充方便
只需增加节点数量和网络的连接,就能实现本系统自身升级和增加其它子系统,满足日益增加的信息量,与时俱进。
权限划分
可设置多级权限管理,登录账号、密码可预览本级权限的视频信号,只能向权限内的显示设备切换信号
远程桌面,人机分离
电脑主机信号统一放在机房内管理,工位上只需放置显示器、键鼠,即可远程操作,电脑主机信号。
操作简单
人性化设计操作界面,做大操作最简化,傻瓜式操作,无需培训直接上手。
北京四维全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3号楼5单元 生产基地:深圳南山区兰光科技大厦B座 展示中心:固安县工业园区北区江山路1号
手机: 尉亮13051383333 QQ: 53976423 张先生18611289150 (微信)QQ:1390949721 E_mail:51659528@163.com QQ: 53976423
公司网址:www.4k720vr.com www.4dPanorama.com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四维全景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https://projector.zol.com.cn/819/819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