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瞄准周边城市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充电桩建设与养护等行业对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内涵建设、特色建设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军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构建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共享的实训实习体系和开放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建设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力争把学校建设成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的公共实训实习中心、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立足学院教学需求,通过引入世界先进的 VR/AR 技术及配套的教学资源, 搭建高度逼真的全新实训教学环境,为师生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教学体验。解决学校实训教学面临的应用管理难、开放共享难、创新难、可持续可扩展性弱, 资源利用率低下等困境,而且能够为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训项目。满足学校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需求,激发学生、教师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为教师提供崭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节约教育成本。
人才类型 | 所需技能 |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人才 | 熟悉汽车项目开发流程,能从事各类新能源汽车相关研发工作 |
较强的分析能力,熟练运用相关开发软件 | |
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人才 | 熟悉整车性能和国际标准 |
熟悉汽车理论构造及汽车维修检测业务 | |
熟悉汽车零配件、整车生产、测试标准及过程 | |
新能源汽车营销、售后人才 | 熟悉新能源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 |
熟悉汽车理论工作及汽车维修检测业务 | |
具有市场推广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端人才
新能源汽车专业严格参照人才市场方向和用人单位用人标准,适应性开设和调整交叉学科专业,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方向,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下表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类型与所需技能。
业务或技术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 |
接车员 | 汽车维修客户的接待与生产任务 安排 | 能与客户交流,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检查,确认故障,确定维修方案,对修复后的车辆进行检查,向客户说明维修过程,计算维修费用 |
汽车电气系统维护与保养技术人 员 |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维护及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能识别新能源汽车装配图;能够拆卸分解电器零件、组件和系统,检查分裂并系统归档;能够对电器零件和组件的整理与清洁,掌握如何检查电器零件和组件的状况、变形情况,可以根据检修手册进行电器零件、组件和系统的连接、安装和调试,记录工作步骤。 |
汽车电气系统维修技术人员 | 诊断并排除新能源汽车电器系统 的故障 | 能够拆装与修复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能够拆装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 能够拆装与修复汽车车身各部分电路系统 |
汽车配件采购与管理员 | 根据车间生产规模制定年度配件采购计划并实施,安维修需要及时采购配件,对配件进行质量鉴定,配件 库存管理与发放,旧件的环保处理等 | 能辨识汽车零部件名称并确定其配件编号,完成配件的采购、入库和发放, 检查配件的质量,制定配件的年度采购计划 |
汽车保险销售 | 代表车辆表现人对事故车辆进行现场勘察,鉴定车辆事故原因,确定车辆损失情况,撰写勘察报告,对车辆修复费用进行评估并确认 | 能想客户解释汽车的险种,完成汽车承保手续及理赔相关手续的办理 |
汽车营销人员 | 客户接待与讲解不同车型的性 能,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应补贴政策,完成汽车的营销工作 | 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有着良好的认知,对营销工作有着积极的态度及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
将复杂的知识原理以逼真的立体全息效果呈现,帮助教师教授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体现的知识点,通过全新的教学实训体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产业及行业发展,依托学院的专业资源,将虚拟仿真创新实训中心打造成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真正实现以产业发展为主进行人才培养,解决人才短缺的困境,分层培养复合型、管理型、技术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为区域和国家产业发展输送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类型
综上分析,第一类人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管理等岗位,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适于培养此类人才,而中高职教育适用于第二、第三类中的应用型人才,以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第二、第三类人才毕业后就业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或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机构,可以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维修、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新能源汽车营销、车辆保险理赔等相关工作,相关工作岗位和要求如下表所示。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教研转化
与企业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虚拟仿真双创中心,开发一批优质的教学与实训资源。在学校现有教材基础上,二次相关专业校本教材及配套VR PPT 课件、教案、习题库、案例等课程资源,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专业教学和实训。并在此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开发其他专业课程的教材及配套资源,实现虚拟仿真技术的全面应用。校企共建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约实训成本、减少消耗、融合企业岗位元素最合适的选择。
树立标杆,打造区域示范品牌特色
通过高起点的规划和高规格的建设,打造最先进的虚拟仿真双创中心,成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 VR 技术应用的高地、VR 技术研发的高地、VR 人才培养的高地以及行业创新创业的高地。虚拟仿真双创中心作为学校开展对外培训与体验、职业资格认证、服务社会的窗口。未来可引入国内外 VR 技能鉴定和认证体系,承接周边院校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的学习、实训、体验以及社会相关岗位技能培训和认证的需求。
设备组成
动捕系统
LED动作捕捉式仿真实训通过光学动作捕捉摄像机、3D立体LED设备、交互3D眼镜和交互手柄等产品进行实训操作。实训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抓取移动、放大、缩小、360°全方位展示等基本功能,高度还原实际拆装场景和教学过程。
Ø 光学交互摄像头
配置光学交互摄像头,满足视频摄像/传播和动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简单易用、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兼容性,内置大容量帧缓存,保证传输可靠与实时,超低延时触发电路设计,极速响应触发信号。
Ø 3D信号发射器
配置3D发射器,传输信号不再受限和干扰,眼镜和发射器一对一工作不受其他影响,眼镜和发射器同步无偏差,保证信号传输,还可通过调节适应不同3D显示设备。
Ø 三维交互手柄
配置三维交互手柄,按键功能齐全,操作反应灵敏,高精度6DOF交互手柄,定位速度快,使用流畅,为移动操作界面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沉浸感与自由度。
Ø 3D眼镜定位套件
配置带光学标记的3D眼镜,用于操作者与大屏进行实时互动,追踪操作者头部位置,实时调整3D显示画面视角,提升用户实时交互体验。
配置不带光学标记的3D眼镜,用于其他观看者,满足多人同时观看的需求,其他观看者佩戴后能够同步查看操作者的实时交互画面,适用于多人示教场景。
Ø LED大屏
Ø
Ø 应用优点:
Ø 1.显示尺幅大方便了对大尺度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Ø 大尺幅的显示界面大大方便了我们对于大场景(如会场、战场、工厂等)的一比一还原能力,提升沉浸感,体验真实的历史事件与情景。为学院研究一些诸如景观设计、车辆工业设计等情景提供了便利的研究环境。
Ø 2.大尺幅可以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影像
Ø 高分辨率意味着可以显示更多的细节,高分辨率的影像不仅可以使画面显示更加细腻、同时也可以让观察者看到更多的内容细节。
Ø 3.方便教学,提升效率
Ø 可以实现一人操作、多人同时观看的教学效果,支持同时数十人上课,教师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呈现,学生可佩戴3D眼镜跟随教师的视角观看相应的场景,了解理论基础、生产场景、岗位实训等,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北京四维全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3号楼5单元 生产基地:深圳南山区兰光科技大厦B座 展示中心:固安县工业园区北区江山路1号
手机: 尉亮13051383333 QQ: 53976423 张先生18611289150 (微信)QQ:1390949721 E_mail:51659528@163.com QQ: 53976423
公司网址:www.4k720vr.com www.4dPanorama.com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虚拟仿真产专业建设方案https://projector.zol.com.cn/826/826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