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二,存储问题 蓝光无用论
如今,最火的存储介质当属SSD,速度快,评价好。不过,同机械硬盘相比,SSD不仅贵的出奇,而且容量小的可怜。对于数据量庞大的高清电影而言,SSD只能被无视,容量大性价比高的机械硬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昂贵的SSD
或许有朋友说,蓝光也不错啊。相对而言,蓝光盘片便宜,而且便于携带。不过,面对4K,蓝光彻底变成了鸡肋。蓝光盘片中单面单层仅为25GB,双面双层的蓝光盘片容量最大为100GB,还是无法满足4K的需求。
根据我们的统计,1部完整720p电影文件约4GB至9GB,而1部完整1080p电影文件约15GB左右。若以BD标准,BD25容量即为25G,BD50容量即为50G。可以理解为,1080p的分辨率是720p的4倍,文件大小是720p的4至10倍。我们还向工程电影放映机的技术人员咨询过,一部4K电影,非影院放映级别的,其容量在260G以上。由于这个文件过于庞大,蓝光彻底无用;超大容量的SSD,确实有,比黄金还贵;机械硬盘,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机械硬盘的故障率、便携性、发热等问题,都是大家挥之不去的心病。
有些朋友说,高清也没啥?网络上能点播的高清片源,比比皆是。其实那些不过是骗人的小把戏:A,滥竽充数,1024的就敢号称BD高清;B,超低码流,一些影片看似分辨率很高,在iPad上固然无所谓,但是换到大屏显示设备上就原形毕露,莫说100吋画面,就算在50吋电视上也会惨不忍睹。以720p为例,能达到放映级别的,码流要在5MB左右或更高;1080p的能达到放映级别的码流都在25MB以上,IMAX标准的2K会更高。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一部IMAX级别的原始片,文件体积都是250GB起步,400、500GB都很常见,都是由专人护送硬盘到影院。
据我们从电影放映机技术人员那里得到的消息,4K片源的码流在250MB左右。对于多数非顶级配置的台式机而言,播放高码流的4K还是有点难度的。以我们常见的一段美女吃烤鸭的4K演示片为例,其码流达到了50MB,只有42秒文件大小为252MB,一次推算100分钟的电影文件将为36GB。若以放映级别的250MB的码流计算,100分钟的电影文件将是230GB。一些好莱坞大片,例如《普罗米修斯》长达123分钟,《魔戒》单部长达230分钟,影院放映级别的4K片源为了保证质量可能还会要求更高。
ZOL点评:
以百兆为基准单位,计量文件大小的4K电影,真的让你爱不起。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