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此次针对教育短焦产品,进行的对焦准确性测试,只考察镜头的会聚能力,并不能100%代表镜头的性能。相对而言,镜头素质越高,其对焦准确性也会越高;当然,镜头素质越高的投影产品,其售价也会越贵。
1,区分概念——变焦比和投射比
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
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
变焦比=最长焦距/最短焦距
变焦比是指变焦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即数码相机中所说的几倍光学变焦。变焦比是一个比值,只说明镜头变焦范围,不代表镜头变焦水平,更不能代表镜头的性能。
因此,从严谨、科学的角度,对于短焦机型,重要的参考数据应为投射比,而不是变焦比。
2,区分概念——短焦镜头、超短焦镜头
由于计算方便、描述直观,我们一般都以对角线为100英寸画面作为投影机的标准参照尺寸。画面比例为4:3的100英寸画面,宽约为2米,高约为1.5米。
普通投影机的投射比,通常在1.5-1.9之间。当投射比小于1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短焦镜头;而当投射比达到0.6以下,我们通常称之为超短焦镜头。结合前面的概念,换言之,投射比固定的镜头就是定焦镜头。
理论上,非短焦的普通投影机,投射100英寸画面,距离在3米以上;短焦机型,投射距离在2米以内。根据测试经验,现今多数在售机型,普通投影机,实际投射距离在3.1米至3.8米之间;短焦机型,一般实际投射距离在1.8米以内;超短焦机型,在1.1米以内。
超短焦机型M300XS+
我们此次参测产品,NEC的M300XS+投射100英寸仅需1米,属于典型的超短焦机型;其它7款机型,投射100英寸在1.2米至1.3米之间,属于短焦机型。
3,区分概念——定焦镜头和非定焦镜头
多数短焦机型,都采用定焦镜头。也有小部分短焦机型,镜头不支持大范围变焦,通过轻微变焦,来实现对焦功能,随之轻微变焦环成为了对焦环。
对于投影领域,两种镜头皆并存,其显著区别是:调节对焦环时,定焦镜头的画面不会改变大小,只会改变会聚效果,即我们常说的画面清晰度;而非定焦的短焦机型,调节对焦环的过程中,画面有明显的放大缩小现象。
投影机,说最受普通大众喜欢的原因,就是看电影;评最火的显示技术,莫过于3D。两者的结合,就是3D+1080p影院机型。2010年,几款民用级的3D+1080p影院产品争先亮相,然而直到今年这几款重量级拳手,才以高姿态姗姗来迟。……进入>>
选择3D就是痛并快乐着。之所以这么说,我们还是要从3D技术的分类开始。3D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我们常说的裸眼3D和带眼镜的3D。裸眼3D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始终无法民用化,也无法普及。……进入》
欢迎进入相关论坛进行讨论:(点击进入)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镜头对焦准确性PK 短焦教育投影机横评https://projector.zol.com.cn/239/239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