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影的选购方面,很多用户的选购存在对立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幕,没啥用,可有可无。
持这观点的用户,普遍消费能力一般,就买最便宜的幕将就用,或直接投射在白墙上。这个观点,之所以能被广大用户认同,有三个成因:
A,技术发展不均衡所致。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墙面漆有了大幅提高,涂料发射效果更佳,从均匀性到光泽度都有大幅提高。虽然涂墙的方式没有根本性改变,但是工人的技术更加熟练,业主对质量的把控也相对比较严格,刷墙的水平整体有小幅提升。而幕的增益、均匀度、可视角度等标准,依然沿袭10年前的规格,确实有点落伍。换一个角度理解,10年间,在中低端幕的发展速度,远不及室内墙面涂层的发展速度。
墙面涂层不断革新
B,实际产品定位有偏差。
经过我们实际测试和试用体验,小于2000元的低端投影幕,确实和白墙的显示效果差异不大。而国人消费习惯普遍忽视投影幕,在投影幕方面很少有大量投入,普通用户和中低端行业,鲜有购买超过5000元的幕的行为。
中低端幕简评:
A,现阶段,小于1000元的幕,多数为手动悬停幕,或称之为手拉幕,在材质、涂层、做工等没有明显优势,仅能满足最低显示要求;
B,1000元以上、2500元以内的幕,多数为普通电动幕,电机质量一般,幕的涂层比较低端,只是比最便宜的手动悬停幕多了个电动升降功能而已;
C,超过2500元的售价后,用户在选择方面出现了多样性,即可选择低端的画框幕,也可选择中低端的电动幕。但是,从我们长期使用体会经验积累而言,电动幕在长期、稳定、保持平整性方面尚有一定难度。
D,而一般情况下,5000元以内,我们仅能买到具有一定优势的中低端产品,例如优质电机的电动幕、平整性较好的画框幕、高增益的玻珠幕等产品。
观点二:幕,越贵越好。
持这一观点的用户,消费能力较强,对画质要求较高,多为组建私人影院的朋友。发烧友非常关注高档幕,在幕的消费观上追求买贵的原则。在这点,似乎可以套用所有的商品,幕卖的如此贵自有它的道理,品牌、做工、材料、涂层、外形、平整度、增益、电机质量、配重、可视角度等多方面因素。
贵,确实好;贵,确实养眼。然而,显示效果优异的幕,多数为欧美进口品牌,不仅售价贵的离谱,100万不是神话,而且不少产品需要定制安装;加之这类产品在国内购买还要缴纳N多附加税,这是多数发烧友也难以接受的现实。其实静心想,买幕跟买音箱同理,大家都喜欢听音乐,不过永远买不到最好的音箱。曾有人言,影音就是无底洞,玩的是品位。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