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显示器屏幕时间久了,眼睛会很累,这个大家都有所体会。但人造光源对人体所分泌的褪黑激素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危害人类的健康却鲜为人知。这就是为什么,当深夜明明感觉已经很疲惫的身体,但是盯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屏幕完全没有睡意。那么什么是褪黑激素?它的减少,对人体又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呢?
分泌褪黑素的松果体
褪黑激素是人脑部深处像松果般大小的“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所以有人叫它“松果体素”。褪黑激素是由位于第三脑室后壁的松果体(Pineal Body或Pineal Gland)分泌出来的激素。褪黑素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它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
在正常情况下,由视网膜感知环境中的蓝光亮度,给出的光暗信号传递给松果体,令其在黑暗的情况下制造褪黑素,因此褪黑素亦称“黑暗荷尔蒙”。褪黑素的分泌于晚间中段时间最多,然后在晚间后段时间较少、再随时间逐渐减少至天明。
在古代温带生活的人于冬季会有十到八小时生活在黑暗当中,而篝火和白炽灯的光中蓝光的成分很少;反之,现代人不仅广泛使用日光灯,同时每天还要接受各种人造光源侵扰,身处黑暗的时间减至八小时或以下。即使是微弱的灯光下褪黑素的产生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强光下的影响就更大。
在这里也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经常会有朋友说,在深夜玩手机游戏,用平板电脑或显示器看电影,只要把屏幕亮度调的低一些,对眼镜会好一些。这也是相对屏幕亮度高低来说的,也同样会造成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不足。这绝非空穴来风,缺乏褪黑素被认为很可能是夜班工作者得癌病的成因,而现代于晚间亮灯的习惯亦被认为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人得癌症的原因之一。
推荐经销商